你如何看待国务院发布的禁止用人单位因女职工生育恶意调岗?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2—2030年)》。文件明确,要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禁止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恶意调岗、予以辞退、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推动落实生育奖励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文件还提出,要推动用人单位根据女职工需要建立女职工哺乳室、孕妇休息室等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托管服务,你如何看待?
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2—2030年)》中关于保障女性生育后职业发展的规定,实在是暖心又给力。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都曾面临因生育而在职场遭遇不公的困境,比如被降薪、调岗甚至辞退,这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独立。而新政策明确禁止这些行为,还推动落实生育奖励假工资待遇,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这无疑为女性权益撑起了“保护伞”。
同时,推动建立哺乳室、孕妇休息室等设施,以及支持有条件单位提供托育托管服务,更是从实际需求出发,为女性解决了后顾之忧。有了这些保障,女性就能更安心地生育,也能在生育后更好地回归职场,实现职场与家庭的平衡。期待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地实施,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在职场和家庭中绽放光彩。
看到国务院印发的新纲要,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内心满是欣喜与期待。
这一系列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女性群体的深切关怀。禁止用人单位因生育问题对女职工进行不公正对待,是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有力维护,让女性不再因生育而担忧失去工作。建立哺乳室、孕妇休息室等设施,以及提供托育托管服务,这些举措细致又贴心,切实考虑到了女性在生育和育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相信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职场环境会更加公平、友好,女性将有更多机会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提升生育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期待这些政策能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女性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暖,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720219
- 1
337537
- 1
136481
- 1
134337
- 1
98337
- 1
91544
- 1
71024
- 1
70668
- 1
64104
- 1
62203
对于此规定一方面能够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能够对孕妇有一定保护,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该院审理的因女职工生育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共有78件,用人单位认为女职工生育二孩的行为导致其人力资源短缺、经济成本上升,会通过单方调岗、降薪等方式降低其用工成本,据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规定,用人单位是无权这么做的,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对孕妇调岗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孕妇别辞退需进行赔偿,孕妇辞退补偿标准是以孕妇职位对应的每个月的工资为基本单位,结合孕妇被辞退时的孕龄,来核算该用人单位需要赔付的金额,并且劳动局会对公司进行罚款。。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公司不能采取强制调岗措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如果用人单位与女职工就调岗事项达成一致,自然没问题,所以孕妇调岗应当通过双方沟通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调岗,否则属于违法行为,所以遇到用人单位进行调岗的情况是可以拒绝的,以下是关于孕妇可以拒绝调岗的情形。
孕妇可以拒绝调岗的情形
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法定孕妇必须调岗的情形
有些岗位是怀孕女职工不能从事的,女职工在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
1、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
2、从事抗癌药物、己烯雌酚生产,接触麻醉剂气体等的作业;
3、非密封源放射性物质的操作,核事故与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
4、高处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高处作业;
5、冷水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冷水作业;
6、低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低温作业;
7、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8、噪声作业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的作业;
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规定的第三级、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10、在密闭空间、高压室作业或者潜水作业,伴有强烈振动的作业,或者需要频繁弯腰、攀高、下蹲的作业。
因为怀孕的孕妇如果从事以上的职业会影响身体健康,对胎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怀孕前女职工从事的是上述岗位之一,用人单位在获悉女职工怀孕后必须对其调整岗位,否则面临的风险很大。
Tips:
所以只要是不属于法定孕妇必须调岗的情形,用人单位都是没有权利因女职工生育而进行恶意调岗的,除非是双方达成一致,不然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至劳动行政部门寻求帮助,保障自己的权益,此外需要注意的孕妇产假期间也是需要按时发放工资的,产假工资标准为按员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来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