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鞋码(欧盟码、欧洲码)与中国鞋码存在对应关系,其转换公式为:欧洲鞋码(EU)转中国鞋码=(欧洲码数 + 10)÷ 2(单位:厘米);中国鞋码转欧洲鞋码(EU)= 1.5×脚长(单位:厘米)+ 2 。例如,中国码24.5、25、25.5、26、26.5、27对应的欧洲码分别为40、40.5、41、42、42.5、43 。不过,鞋码需精准合脚才舒适,最好亲自试穿。
EU鞋码和中国码对照表
EU鞋码,也就是欧盟码、欧洲码、欧码,具体的大致对照表如下附。
表中毫米数,就是中国和日本码,有时候也用厘米为单位。
欧洲鞋码(EU)和中国鞋码的相互换算公式:
欧洲鞋码(EU)转换为中国鞋码:(欧洲码数+10)÷2=中国码数(单位:厘米)
中国鞋码转换为欧洲鞋码(EU):1.5x脚长(单位厘米)+2=欧洲鞋码
准确的鞋码对照表,其实是有交叉范围的,表格如下:
无论是大致的还是准确的对照表,都只是做参考,毕竟鞋码是需要比较精确的合脚,才舒服,因而最好知道自己脚的准确尺寸,同时最好是亲自试穿!
新的中国鞋号是以人的脚长为基础,脚长多少毫米,就穿多少号的鞋,例如,脚长245mm,就穿24.5号的鞋。10mm为一个号,5mm为半个号。每个鞋号又有五个肥瘦型,一型较瘦,五型较肥,肥脚穿肥鞋,瘦脚穿瘦鞋。
测量脚的尺寸方法和步骤:
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把尺子或卷尺;将白纸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将一只脚平放在白纸上,尽量用力踩地,使脚部扁平;测量姿势:测量时站、坐、蹲皆可,脚底与白纸相对保持静止,双腿微弯小腿前伸,脚掌垂直于地面;贴着脚部外侧描下脚部轮廓。此时你可以穿袜子,但不能穿鞋子;找到纸上脚部轮廓的宽度和长度测量点。注意用尺贴着脚部形状画出直线,可以找到脚部的最外沿。
用卷尺皮尺测量长度后,记下这个数字,它就是脚长,也决定了鞋号
测量脚形宽度,数字记下,同一种鞋子往往有不同的宽度,中国尺码每个鞋号有五个胖瘦型,根据自己的尺寸选择出合适的型号为了不要顶脚,鞋的边缘和脚部预留0.5厘米左右的空间。
中国鞋码(厘米) 欧版鞋码(EU)
22 34
22.5 34.5 或 35(部分品牌)
23 35(部分品牌)或 36(常见女鞋)
23.5 36(部分品牌)或 36.5(常见)
24 37(女鞋常见)
24.5 37.5 或 38(部分品牌)
25 38(女鞋常见)或 39(部分男鞋)
... ...
26 40(男鞋常见)
26.5 40.5 或 41(部分品牌)
27 41(男鞋常见)
... ...
转换公式如下:
欧版鞋码(EU)转换为中国鞋码:
(欧洲码数 + 10) ÷ 2 = 中国鞋码数(单位:厘米)
例如,欧版鞋码40,对应的中国鞋码为 (40 + 10) ÷ 2 = 25厘米。
中国鞋码转换为欧版鞋码(EU):
1.5 × 脚长(单位:厘米) + 2 = 欧洲码数
例如,中国鞋码25厘米,对应的欧版鞋码为 1.5 × 25 + 2 = 39.5(部分品牌可能四舍五入为40)。
此外,还需注意,欧版鞋码与中国鞋码之间可能存在换算差异,不同品牌和款式的鞋子尺码也可能有所不同。购买时,务必参考具体品牌或款式的尺码表,并尽可能试穿以确保舒适度和尺码准确性。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欧版鞋子与中国鞋码的对照与转换。